弘扬劳动精神,共筑时代梦想
日期:2025-05-14  作者: 来源:  浏览量:0

弘扬劳动精神,共筑时代梦想

——上海开放大学浦东南校2025年第三期弘道讲坛(总第五十三期)

教务处文明组室


5月14日,浦东南校教务处文明组室成功举办了以弘扬劳动精神,共筑时代梦想为主题的弘道讲坛。本期弘道讲坛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内容,深入探讨了劳动节的历史意义、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劳动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为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一场精神的盛宴。

412773cc9f0983fa5cbc91770cce84b.jpg

活动在陈慧童老师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中拉开序幕,陈老师首先向全体劳动者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并强调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后,教务办其余教师逐一上台分享了有关劳动节的精彩篇章。

五一劳动节的起源

王娟老师详细介绍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追溯至19世纪末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她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芝加哥工人在恶劣环境下为争取合法权益而进行的罢工和游行示威,以及最终推动美国政府实施八小时工作制的历史过程。

邱艺舟老师则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劳动节的发展历程。她从1918年革命知识分子在上海等地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讲起,到1920年工人阶级首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日,详细阐述了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中国劳动节三阶段

施祎晨老师进一步将中国劳动节的发展历程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阐述:早期觉醒与探索阶段(191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制度化阶段(1949年—1999年)以及现代化与多元化阶段(1999年至今)。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成就,让大家对中国劳动节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IMG_2431.JPG

劳动代表人物

周耀英老师、张燕华老师和黃建军老师先后分享了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21世纪的劳动代表人物故事。周耀英老师讲述了彭德怀、毛泽东和朱德三位伟人在革命时期的劳动故事,展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精神。

张燕华老师则介绍了邓稼先、赵梦桃和王进喜三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模范,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奋斗历程令人动容。

黃建军老师则带来了许振超、孙晓东和王文科三位21世纪劳动者的故事,他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坚守与创新同样激励人心。

在分享了劳动代表人物的故事后,活动现场播放了一段关于身边最美劳动者的视频。视频中的劳动者们或许平凡,但他们用双手和汗水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让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

劳动意义

张笑瑛老师总结并分享了劳动的价值。她从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三个方面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劳动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

最后,顾美红老师上台分享了劳动精神的传承。她从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劳动习惯和营造劳动氛围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强调了全社会共同努力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性。

 

84e198ceaa79758e84f27c5bfa5477d.jpg

学校弘道讲坛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提升广大教师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2025年第三期弘道讲坛已顺利开展。当前,弘道讲坛已累计开展52期。今后,学校将继续以文明组室为单位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弘道讲坛活动。

 


收藏本页
robots